查看原文
其他

内在张力与欲望博弈,RUI ZHOU 的美感到底「美」在哪里?

i-D China iD中文 2022-09-06




摄影:Xiangyu Liu


在因疫情而备受关注的 2021 春夏上海时装周和今年的 LVMH Prize 大奖公布之后,不用主动去搜索都能时不时看到 RUI ZHOU 标志性的「撕裂般」的设计的时候,这意味着:RUI ZHOU 真的开始火了。伴随而来的,自然是「不雅」、「情色」、「内衣外穿」、「为什么不直接脱掉」等质疑和恶评。本文并不会去过分评判这些看法,毕竟用 Rui 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一个你未曾谋面的人去理解你的美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如换个角度来思考并尝试剖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看法」,在这个论证过程中,自然能展现 RUI ZHOU 的美感究竟「美」在哪里。






I.  

中国内衣史与「男性凝视」



元代 「合欢襟」


明代「主腰」



这得先从我国的女性内衣史开始讲起。中国传统内衣注重理想化、内敛式,封建时期礼教尤为严格,两宋时期程朱理学中主张的「存天理,灭人欲」使得人们在思想上对待内衣更为保守。随后,元代的内衣形式「合欢襟」特征在于胸前用一排纽扣或绳带等系合,穿脱动作都在胸前,情趣内涵体现在其前扣式设计及「合欢」二字。明代的「主腰」依然保留了前扣式设计作为固定之用,从原有的保暖遮蔽上升到了情感功能。相比于宋代保守的方型抹胸,清代的菱形「肚兜」受到西方胸衣「修身塑形」的影响,贴合的同时更多地暴露出穿着者的胸部、背部和侧腹,带有弧度的下摆呼应着人鱼线延伸到隐私部位的三角状,在封建礼教的框架下最大化展现情趣的意味。

 

从内衣最早在西周时期被以意为轻薄、不庄重的「亵衣」作为称呼开始,封建礼教时期的内衣绝不可见外人,否则有失体统。即使封建社会结束之后,民国初期仍以「小乳」为美,「修身塑形」变为「束胸」,「小马甲」流行一时。「天乳运动」(一场发起于民国时期,以解放女性身体为号召的社会运动。)之后,「小马甲」成为束缚女性的服装代表,知名女星阮玲玉穿着当时被称为「义乳」的现代内衣「文胸」,解放与保护自己的胸部,内衣以及胸部成为可以公开谈论的话题。民国后期,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和剪裁技术的提高,批量化生产促使文胸走进寻常百姓家,并大量出现在当时的广告之中,直至现今的习以为常。




传统内衣的发展都带有「男性凝视」,但区别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以「藏」为主,通过外力束缚来追求平面形态,力求在大众面前最大化地减弱私密部位的存在感;西方文化以「显」为主,无论是胸衣还是文胸,都通过外力追求三维立体形态,凸显胸部塑造性感身形。RUI ZHOU 的「紧身」和「弹性」两种特性分别符合上述两者,同时体现着中西方内衣形态之间平面和立体的对立,以及文化内核催生的审美差异。



再加上大量的露肤,RUI ZHOU 自然难免被安以「内衣外穿」的第一印象。




II.  

撕裂、弹性、形变



RUI ZHOU 标志性的视觉形象给人很强的记忆点,原因之一就是其容易让人联想到情趣内衣的视觉线索。这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观众的眼睛被训练的看到,理解情色的方式就是通过衣物的间隙,就如同日本设计哲学家在自己时尚文化处女作《时尚的迷宫》中写道:「身体上最情色的地方难道不就是衣服开口的地方吗?…… 情色的是间隙,两件衣服,两个边缘间闪闪发光的皮肤的间隙。」而看似撕裂的边缘加强了情色的等级,


因撕裂这一动作本身就是一种情绪的释放。


譬如在 SM 虐恋中,施虐者和受虐者需要通过等级性的人物角色来进行虐恋活动,通过单向施加精神上或者肉体上的痛苦,从而获得情感释放和性满足。虐恋本质上包含了统治与服从的阶级关系,而在受虐方身上经常出现的撕裂服装形象,象征受到的精神或者肉体的痛苦换来的性满足。


RUI ZHOU 设计语言中的另一个特征则是「弹性」和「形变」。弹性面料带来的形变和介于断与未断之间的微妙状态,强调的是形变张力的来源—身体,尤其是胸部、臀部等性征部位受力边缘处,进一步提供视觉线索关联到「情色」。元代的合欢襟和明代的主腰通过前方边缘结点对胸部带来的束缚,来制造一种解开束缚的欲望,从而产生情色意味。



Kylie Jenner 身穿 Poster Girl 与 Natalia Fedner



这种一边隐藏,一边展示以激起观者心中对应被隐藏事物的好奇心的手段不只体现在 Agent Provocateur 等传统内衣品牌的设计思路中,近期通过物理张力让时装拥有适当的露肤度的设计成为新的辣妹模板亦是如此。以镂空幅度去表现形变张力,特别是在性征部位受力边缘处大量使用。从因 Kendall Jenner、Kylie Jenner 上身而出圈的 Poster Girl、 Natalia Fedner 和 Jacquemus 的大受欢迎,到传统时装屋 Mugler 转型回归后对拉伸和形变的运用,都能体现这种设计思路的有效性。



Jacquemus 的爆款 logo 羊毛衫

Mugler 2021 春夏秀场



即使 RUI ZHOU 的衣服确实是想在皮肤上呈现「内在的张力」这一效果,但从 RUI ZHOU 的作品和消费者上身图中可见,则很难激起以上叙述的世俗欲望。她的作品是裸呈与欲望的博弈,专门开发的多孔弹性面料带来的形变与上述「辣妹品牌」之流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 RUI ZHOU 的设计中,服装形变的强烈张力转移了对身体、情欲的注意力,同时形变处并不局限于性征部位,面料撑开后的纹理和珍珠装饰也中和了撕裂动作背后的泄欲象征:RUI ZHOU 将边缘具象化为珍珠是其对母亲的隐喻,以表达一种亲密关系,而非只是单纯的性暗示。



反观 Jacquemus 的最新爆款羊毛衫,唯一的连接点是胸前那一小串 logo 挂饰,吸引观者凑近细看的同时,会使人更加注意穿着者的身体。



图源:RUI ZHOU Instagram





III.  

放大身体本身的美感



RUI ZHOU 的另一个特殊之处在于,大部分品牌的服装像是为特定人群所设计,然而 RUI ZHOU 的衣服给人的感觉是:没有针对任何人,只要你敢,谁都能穿。


Rui 很早就已经开始尝试用素人、大码模特去诠释服装,丰满的身材其实更能反映出 RUI ZHOU 服装本身的美感:作用力越大,越会把视线的焦点吸引在服装本身。


对主流审美的完美身材来说,RUI ZHOU 可以放大她们身体的美,对更普遍、更正常的女性身材来说,




RUI ZHOU 面料的张力也能转移主流认知中对所谓的身材缺点的注意力。同时,RUI ZHOU 服装中不同区域巧妙的颜色组合既吸睛,也使服装引发的对身体的欣赏和面料一样延绵,区别于「撕裂」带来的强烈视觉线索的瞬间爆发。



J. Nana Park 设计作品



这一点亦可在 J. Nana Park 的作品中观察得到。「我想表达的是人本身的美,以及自然的状态。」或者说,不论是谁,她的身体都是有美感的,只是需要一个如RUI ZHOU 这般的工具去体现。





日本的「水玉コラ(圆点花样拼贴)」,即通过在泳装写真上用修图工具新建颜色图层来遮蔽泳装和性部位、以圆形透明露出身体的写真形式,背后逻辑是观者通过脑补来弥补视觉缺失,营造赤裸的观感——这恰好便是 RUI ZHOU 大热的底层逻辑最通俗的体现。即使跟  RUI ZHOU 一样是不规则但边缘齐整的几何遮蔽,但这种写真中的遮蔽并没有任何形变和张力等来转移对肉体注意力。「水玉コラ」的遮蔽是纯色调、无纹理的,目的是为了让观者更容易地完成脑补过程,遮蔽本身则是次要的,身体才是主要。对比之下,


对于 RUI ZHOU 的穿着者来说,她们的身体反而显得次要,因为身体成为激发RUI ZHOU这一遮蔽美感的背景板和催化剂。


这种服饰和身体间的互动方式,使人不由得联想到川久保玲知名的 SS97 系列「Body Meets Dress,Dress Meets Body」。这个系列和 RUI ZHOU 一样使用弹性面料强调身体,同时服饰不为身体服务,并作为身体的延伸。两者都与舞者合作,分别借由肿块或张力展现衣物对舞者肢体和动作的影响,服饰与身体之间彼此纠缠。



川久保玲 1997 年春夏系列



现在 RUI ZHOU 的标志性视觉形象的进化的下一步,就是一款主流大众可接受的、更直观反映形变力来源的服装。在九月拿下 LVMH Prize Karl Lagerfeld 大奖之后,RUI ZHOU 成为了 LVMH Prize 有史以来第一位挺进前四的中国设计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她的设计语言不断成熟,她将会在国际上成为更加响亮的名字,并走出一条无需刻意强调东方身份的东方设计师之路。



Rui Zhou 与 KidSuper 主理人 Colm Dillane 、南非设计师 Lukhanyo Mdingi 平分今年的 LVMH Prize Karl Lagerfeld 特别评审奖。



撰文

Mascarar


编辑

瓜子


图片

网络


排版设计

SALU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